粮安使命育英才 党建领航强根基——南京财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创新实践

2025-02-26 11:23:52 来源: -标准+

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其战略地位。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始终将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为最高追求,不断探索创新党建育人模式,以科研赋能粮食安全,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党建引领,夯实队伍建设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学院发展的灵魂和核心,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夯实队伍建设,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坚持引导师生党员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培养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通过定期开展主题党课、政治学习等活动,增强师生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鼓励他们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学院党委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引领,推动党建和学科融合发展。在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学院建设的意见》过程中,学院教师既深刻认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性,又增强了自身作为粮食专业科研人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学院教师党员多次承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和江苏省粮食物资储备局人才技能培训,为国家和江苏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科研赋能,助力粮食安全

学院始终将科研工作作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科研赋能,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近年来,学院教师在粮油食品营养与安全、粮食节能干燥与绿色储运、粮油质量安全检测、富硒功能农产品的创制、食用菌精深加工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社会贡献的科研成果。其中,学院教师“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7项,农业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江苏省科技厅等其它国家和省部级项目9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20余项。

基于“粮食储藏”学科特色,学院组织教师党员长期深入中储粮中央和地方直属库,解决储粮害虫防治、粮仓通风升级改造等技术问题,为科技推动“节粮减损”做出了贡献。学院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20余项荣誉。

学院坚持将科研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粮食行业切身生产和发展问题上,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脱贫攻坚。科技成果“优质粮食产后减损关键技术”应用到全国110个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库,总仓容超过500万吨,实现粮食分类收储和优质优价,解决优质粮损失严重的问题,带动173个村庄、10余万户农民增收脱贫。成果“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促进优质富硒农产品市场化,为企业新增利润近13亿元,带动173个村庄、10余万户农民增收脱贫。成果“食用菌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在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进行应用,新增利润13亿元,增加就业15000余人。

创新党建+”育人模式,培养全能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党委不断创新“党建+”育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培养了一批满足新时代粮食产业发展需要的全能型技术技能人才。

党建引领,推动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工作,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学院教师党员多次参与指导全国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从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参赛学生进行训练、选拔。学院学子在第六届全国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本科学生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院以团体优异成绩获得“优秀院校奖”。

党建带动团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带动团建,通过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组织,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学院教师党员丁超、赵思琪等悉心指导学院的食品科技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基于食品和粮食领域的研究,开创出功能性食品、粮食原料的更高附加值应用等,参加相应创新创业竞赛,且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开展校企合作,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学院党委积极对接行业和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交流共建,为师生党员开展科技服务、社会服务搭建平台。学院与粮食相关企业签订成果转化21项,为企业新增利润近30亿元。同时,学院积极与一线企业、市场互动,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为粮食行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例如,与昆山市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加强交流,不断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将社会服务体系构建作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推动学院对粮食行业发展的社会贡献。

打造“高校—企业—百姓”全链条社会服务体系。学院坚守“粮食人”的初心,打造“高校—企业—百姓”全链条社会服务体系。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同时,学院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锻炼党员的服务心和责任心,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开展企业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学院党委鼓励师生党员走进粮食企业,开展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参观稻米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和仓储系统,积极开展稻米储运和深加工技术的需求调研和对接。依托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和产学研基地,走进中央储备粮南京直属库、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等,在学习产业前沿技术的同时也直面产业疑难问题,结合实际积极调整研究方向,打通科研技术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国际合作。学院党委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承办江苏省研究生“食品科学与营养健康”学术创新论坛、协办第二届粮食储运与安全国际研讨会研究生分论坛等活动,为省内外高校研究生和国内外相关高校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国际化专业交流平台,用科技创新助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通过创新“党建+”育人模式,科研赋能国家粮食安全,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学科发展与科研水平提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学院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粮食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的国际化发展,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作者:南京财经大学周文姝、南京财经大学仲宏伟